保護古建 留住鄉愁
——關于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保護古建筑、古民居的建議
康海英
我國有許多古村落,由于年代久遠,不少古民居與古建筑都受到不同程度地侵蝕與損毀,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,許多古建逐漸淡出我們的視野,一幢幢小洋房、網紅民宿成為“美麗鄉村”的模板。一、古民居古建筑保護面臨的問題
1、盲目拆建,保護意識淡薄。由于缺乏對古建的保護意識,致使在美麗鄉村建設的過程中,有的村鎮對古建筑搞“一刀切”,無差別拆建。
2、古建損毀,有待保護修繕。古民居、古建筑歷經歲月的剝蝕、自然的風化,殘破損毀,亟需進行修繕以及搶救性保護。但政府財力有限,資金不足,致使古建的保護力不從心。
二、保護古建的建議
1、完善傳統村落古建筑保護的法律法規。目前,我國對于村落古建筑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完善,但是很多地方性的保護法規還存在很多缺漏。因此制定一部針對傳統村落古建筑保護的法律法規是當務之急。
2、合理開發,區別對待。在鄉村建設過程中對古建應區別對待,有資金和能力的宜對古建加以修繕,暫時無能力的可先將古建保護起來。最終呈現給村民傳統與現代,宜居與鄉愁交相輝映的美麗鄉村。
3、開發旅游,增強活力。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越來越強烈,特別渴望重返自然、重返鄉村,此時如果能夠把古村、古建的保護開發利用起來,合理而充分地開發旅游資源,一方面可以滿足群眾旅游休閑的需求,一方面能夠解決古建保護的資金問題,一舉兩得。